【用数据说话】从现代医学角度探秘茶油功效

添加时间:2018-01-11


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记载有最早的茶油相关内容——“员木,南方油食也”。这里所说的“员木”即油茶。到了明清时期,就有比较多详尽的药学典籍、食养专著记载茶油,比如《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拾遗》、《随息居饮食普》等。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了以上诸多相印证的历代医家之说、经验之谈,自然少不了现代医学对茶油的实验研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有价值的发现——


茶油的降血脂功效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1993年对家兔分别饲喂椰子油、茶油和红花油(表3-2,表3-3),结果表明,3组家兔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都随饲喂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茶油组家兔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的增加速度明显慢于其他2组,且显著低于椰子组。


1996年第一军医大学陈梅芳对家兔饲喂猪油饲料、茶油饲料和红花油饲料(表3-4)。结果显示,茶油组家兔主动脉AS(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小于猪油组(<0.01),并且茶油组家兔AS(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发生率最低,病变程度最轻。与猪油组比较,茶油组能显著降低血浆血清胆固醇(TC),肝脏中血清胆固醇(TC)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血浆HDL-C/TC是茶油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结论

以上研究充分说明了茶油具有降低血脂、减少有害胆固醇以及维持或增加有益胆固醇的作用,这对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  ◆  ◆  ◆  ◆  


茶油的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功效

解放军总医院与北京绿冠集团合作,对32只大白兔喂茶油饲料、花生油饲料、橄榄油饲料和基础饲料(对照),以此观察大白兔血管粥样硬化情况.整个实验的组织学差异主要表现在主动脉和肝脏。茶油组、橄榄油组的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程度占血管的10%左右,花生油组为35%-70%,对照组的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无增生现象(图片均为10毫米×10毫米,其中图3-1、图3-2、图3-3、图3-4均为主动脉切片。

肝脏的表现主要是花生油组的肝脏细胞有空泡性变,中度脂肪肝。(图片均图片均为10毫米×10毫米,其中图3-5、图3-6、图3-7、图3-8均为主动脉切片)


结论

以上研究充分说明了茶油能有效缓解主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肝细胞,这对于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等有积极的作用。

◆  ◆  ◆  ◆  ◆  

茶油的抗胃溃疡功效

台湾省陈荣洲将大鼠用酒精和醋酸分别诱发急、慢性胃溃疡。两种胃溃疡模型均分为3组:茶油治疗组、色拉油治疗组和对照组。


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茶油具有促进溃疡愈合及保护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作用。茶油抗急性胃溃疡的作用机理,除了脂肪本身具有保护胃粘膜损伤外,与其含有维生素E和固醇类成分有密切关系,维生素E能改善粘膜层血流作用,固醇类成分有抗炎作用。

◆  ◆  ◆  ◆  ◆  


茶油的抗氧化功效

1995年同济医科大学张兵对Wistar成年大鼠分别饲喂茶油和豆油。

结论

结果显示,饲喂茶油的大鼠组织活性氧水平明显低于饲喂豆油的大鼠,且茶油组大鼠SOD 活性明显高于豆油组大鼠,这充分说明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茶油有抗氧化作用。

茶油的调节免疫功效

同济医科大学冯翔对96只小鼠分别饲喂含10%茶油、玉米油和鱼油饲料。

结论

结果显示,三种油脂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明显不同,综合各项免疫指标,茶油正向免疫调节作用最强。

◆  ◆  ◆  ◆  ◆  


茶油的保护心、肝功效

温州大学周斌、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彭淑牖、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牟一平将34只成年大鼠分假性手术组(SO)、胆总管结扎组(BDL)和胆总管结扎组并饲喂茶油组(TO)制备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运用血清学、病理组织学和形态学定量方法研究饲喂茶油对心肌细胞形态和功能的作用。

结论

结果显示,茶油能明显改善梗阻性黄疸大鼠的营养状况(表3-6):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水平,改善肝功能;增强心肌细胞线粒体内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心肌线粒体膜、核膜和肌丝结构的完整性,无论在形态或功能上,均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心脏有保护作用。

◆  ◆  ◆  ◆  ◆  


茶油的抗炎功效

2009年,福建医科大学林朝悦将40只小鼠分为四组,即对照组、甘油组、茶油组和哈西奈德组(一种消炎药物),用外来药物使小诱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后,涂以上述三种干预物。

结论

结果显示,茶油给予茶油及哈西奈德干预后可见小鼠的皮肤表皮损伤减轻,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均减轻,真皮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图3-9、3-10、3-11、3-12)。以上充分说明茶油可以有效减轻皮肤接触变应原后所产生的局部组织损伤,减少局部炎症细胞的浸润,从组织细胞层面有效抑制皮炎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