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历史(二)——“油大为美”的时代

添加时间:2018-06-28



山茶油与生活



油茶与茶油是中国南方的乡土意象符号。油茶与茶油代表了某种乡土精神和灵魂。

油茶,从木,尽吸天地之灵气,幽谷之精华,深得雨露滋润,绵长而深厚。油茶籽榨出的油叫茶油。茶油所含人体所需的好东西,居各种食用油之冠。对老百姓来说,吃上好的油比民主还重要。西方人说,橄榄油是好东西,那是因为西方人不知道世上还有茶油。茶油是比橄榄油还好的好东西。





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中国式的表述里,食用油排到第三的位置。民以食为天,食用油的事情,从来都不是小事情。因为食用油关乎人的健康,关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乎整个民族的命运和未来。“宁可少好, 勿要多恶”。我们已经告别了清汤寡水的苦日子,我们正朝着一个追求健康,追求生活品质的时代迈进




喜欢吃茶油的人,性格中似乎有一种像茶油一样的绵劲和韧性,并不乏做成大事情的智慧、胆识和力量。曾国藩、毛泽东、沈从文等都是这样。油茶与茶油,牵动着重大的历史进程;油茶与茶油,负载着时间的重量和岁月的温度。 油茶是农民的财富。农民的财富在哪里,农民的心就在哪里。



第 2 章 “油大为美”的年代


有个词叫“打牙祭”,什么意思呢?就是吃素食时间长了,肚子里油水少了,吃顿荤腥解解馋。荤腥是什么呢?就是肉类或油大的饭和菜吧。在网上传播甚广的一首诗。




前天 我放学回家

锅里有一碗油盐饭 

昨天 我放学回家

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 

今天 我炒了一碗油盐饭

                                         ——放在妈妈的坟前


这首诗的题目叫《一碗油盐饭》,它呈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生活记忆和精神体验。今天,吃肯德基吃麦当劳吃必胜客长大的一代,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一碗油盐饭在那个年代意味着什么呢?

有人这样描绘90后———他们迷恋周杰伦,会用火星文,有网络无生活,手里掌握着鼠标和键盘对抗着现实世界。他们的自我表达不是文字的,而是影像的。如果有两分钟,他们会这样安排:前一分钟崇拜,后一分钟藐视。



然而,他们的父辈,以及他们父辈的父辈,小的时候从来就没有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饱饭,甚至连吃上一碗油盐饭都是梦想。 在苦涩的乡村,农人一直过着清汤寡水的日子。母亲虽然忙于农事,却天天记挂着上学儿子的温饱。有母亲在,锅里的一碗油盐饭就在。那碗油盐饭,或许就是母亲用家里刚刚榨出的茶油炒的吧。因之油,生活便多了一些盼头;因之油,生活便多了一些光彩。



缺粮少油是1978 年之前,中国人的整体记忆。莫言形容那个年代的人的吃相用了一个词,叫“凶恶”。他写道: 粮食啊,粮食,粮食都哪里去了呢?粮食都被什么人吃了呢?村子里的人老实无能,饿死也不敢出去闯荡,都在家里死熬着。后来听说南洼里那种白色的土能吃,就去挖来吃。吃了拉不下来,憋死了一些人,于是就不再吃土。那时候我已经上了学,冬天,学校拉来了一车煤,亮晶晶的,是好煤。有一个生痨病的同学对我们说,那煤很香,越嚼越香。于是我们都去拿来吃,果然是越嚼越香。一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我们在下面吃煤,一片咯咯嘣嘣的声响。

……那时候的人,肠胃像纸一样的薄,一点脂肪也没有。大人水肿,我们一般孩子都挺着一个水罐般的大肚子,肚皮都是透明的,青色的肠子在里面蠢蠢欲动。我读这段文字时,倒没有读出“吃相凶恶”的感觉,只是内心生出无限的悲哀。在甚至人吃人的饥荒之年,发生吃土和吃煤的事情一点都不离奇。


上世纪 70 年代,五颜六色的票证是无数中国家庭的“重要财产”。票证承载着生活的风风雨雨,印记着老百姓的辛酸与无奈。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肉要肉票……甚至,买火柴也要票。食用油凭油票,每人每月只供应四两。这点油当然是不够吃了。不够吃怎么办?买肉炼油来补充。肉也是需要凭票供应的———每人每月半斤。于是,肥膘肉成了那个年代最抢手的肉。肥膘肉以指论等级。一指膘的肉最差;二指膘的中下等;三指膘的,算是中等;四指膘的,算是好肉;一巴掌宽的肥膘肉,那才是最好的肉呢。如果谁家能买到这样的肉,全家人会兴奋很多天。 肥膘肉炼油,那感觉就一个字:美。

长期以来,中国人饮食以多放油为味美。鲁迅在一篇作品中,写他在一家小酒楼打牙祭的菜居然是十个油豆腐,这说明鲁迅的体内缺油。 汪曾祺写过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一次饭局,“菠菜极嫩,油极大,味甚鲜。”那油是什么油呢?当时,猪油是很贵的,我想多半是茶油吧。因为昆明周边的山区盛产油茶,茶油被视为“土油”,便宜



今天,专家们喋喋不休地告诫我们:“不要再吃油大的食物了。”猪油从原来的美味变成了被声讨的对象。事实上,这哪里是猪油的错呢?我们的问题,不是吃了什么,而是怎么吃和吃多少。